基于判别分析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模态超声诊断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作者:李宁; 阚艳敏*; 王艺桦; 李晓松; 李劼; 石超会; 张树华; 於爽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2022, 37(06): 522-529.
DOI:10.13267/j.cnki.syzlzz.2022.088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判别分析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多模态超声诊断模型,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3 月于本院住院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 79 例,结节共 85 个,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 PTC 组 41 个和非 PTC 组 44 个。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记录如下数据 :结节的结构、回声、纵横比、边缘、结节内局灶强回声以及血流分布;甲状腺结节弹性最大值(maximum elasticity,Emax)、弹性最小值(minimum elasticity,Emin)、弹性均值(mean elasticity,Emean)、弹性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elasticity,Esd)以及甲状腺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弹性比值(elasticity ratio of thyroid nodules to surrounding tissue,Eradio);造影增强程度、增强特点、造影剂分布、与周边甲状腺实质增强及消退时间的比较、结节的达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Peak)、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TP)、时间 - 强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imestrength curve,AUCt)以及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比较 PTC 组与非 PTC 组超声指标的差异 ;采用 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基于多模态超声的 PTC 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PTC 组与非 PTC 组在结节结构、回声、纵横比、边缘、结节内局灶强回声、Emax、Emin、Emean、Esd、Eratio、增强程度、增强特点、造影剂分布、与周边甲状腺组织增强和消退时间比较、Peak 以及 AUCt 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采用 Fisher 判别分析法建立的诊断模型为 :PTC=-24.856+7.360X2+6.348X4+1.502X10+2.771X12+9.486X13+0.001X17, 非 PTC=-17.143+5.007X2+4.538X4+0.819X10+3.792X12+6.551X13+0.002X17, 其中 X2、X4、X10、X12、X13和 X17分别代表结节回声、边缘、Eratio、增强特点、造影剂分布和 AUCt。对模型进行自身验证及交叉验证,正确率分别为88.2% 和 84.7%。ROC 曲线分析显示,诊断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 0.907,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92.7% 和 88.6%。结论 采用Fisher 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的 PTC 多模态超声诊断模型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