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阳明诗歌对"心即理"的阐述可分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理圆融"三个层面,三者共同构成了王阳明关于"心"与"理"的人生体验。其中,"心外无物"是指具体生活实践中形而下事物的价值必须统摄于"心"的先验判断,其在王阳明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价值属性"对"经济属性""知识属性""情艺属性""社会属性"的统摄;"心外无理"是指超脱于主观价值自觉的客观形而上标准不存在,其在王阳明诗歌中主要从"发生""本质""实践"几个角度表现出来;"心理圆融"是指主观先验的"价值自觉"与客观经验的"价值标准"圆融互通所展现出的自在自得的境界,其在王阳明诗歌中集中体现在"楚狂凤歌""沧浪""曾点气象""孔颜之乐"几个典故的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