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川芎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已有2000年的用药历史。川芎的化学成分由挥发油、苯酞内酯、有机酚酸和多糖等化合物组成。到目前为止,川芎中共报道有149个化合物,其中报道的生物活性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以及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调控是川芎体现这些生物活性的主要机理。川芎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有HPLC、GC、UPLC等。本文我们讨论了采收期、生长期、炮制方法和储存对川芎质量的影响。全面的质量评价可以保证川芎的临床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我们收集并整理了过去20年内CNKI、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Wiley和PubMed收载的川芎相关文献,并提供了有关川芎的最新信息。我们建议将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和总洋川芎内酯作为川芎的质量评价指标。此外,我们认为土壤条件和炮制方法对川芎质量的影响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