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误服拟除虫菊脂类蚊香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2例误服电蚊香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就诊患儿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中毒、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及重度中毒。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47例患儿,男27例(57.4%),女20例(42.6%),年龄(2.4±1.2)岁,农村21例(44.7%),城市26例(55.3%);其中无症状中毒患儿24例(51.1%),轻度中毒21例(44.7%),中度中毒0例,重度中毒2例(4.2%),无死亡病例。误服电蚊香液中毒患儿数量2018年最多,2018年后逐年下降;误服时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所有就诊患儿就诊月份为每年的4到10月份,6月份最多。将24例无症状中毒患儿纳入无症状组,21例轻度中毒及2例重度中毒患儿纳入有症状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均无后遗症;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症状组患儿自服药至来院时间、留院时间更长,白细胞增高、呕吐及皮肤黏膜感觉异常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误服电蚊香液患儿以婴幼儿为主,临床症状轻,预后较好,入院时有抽搐、意识障碍,白细胞、肌酸激酶同工酶更高,患儿病情更重,临床需早期识别重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