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瑞典籍德裔作家黑塞于1927年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荒原狼》,这是他最受关注的文本之一。此前评论界论及《荒原狼》,一般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政治语境入手,将主人公解读为以个人意志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局外人”,而将小说的实验性文体特征视为黑塞对现代主义先锋性的探索。本文将《荒原狼》置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理论透镜之下,解析黑塞在《荒原狼》中所实验的文学表达形式及其效果。本文认为《荒原狼》中存在着一部德勒兹与加塔利所说的“表达机器”,“序言”“论文”与“自传”这三种表达形式相互连接、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小说内部的共振。这部内置于《荒原狼》的表达机器既显现了精神分裂患者无意识的运动轨迹,无意识的自动生产又构成了这部表达机器的内在动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