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家族(TLRs)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溃疡性结肠炎(U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依据UC所处时期分为活动期组(n=70)和缓解期组(n=38);活动期组再依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21)、中度组(n=27)及重度组(n=22),依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44)及预后不良组(n=26);另选同期102例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TLR2、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TNF-α、IL-10水平、MPO活性、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及疾病活动指数(DAI)分级,分析各指标在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活动期组、缓解组及对照组TLR2、TLR4、NF-κB、IL-1β、TNF-α水平及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对照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TLR2、TLR4、NF-κB、IL-1β、TNF-α水平及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低。预后不良组病理组织分级、UCEIS评分、DAI评分分级、TLR2、TLR4、NF-κB、IL-1β、TNF-α、IL-10、MPO活性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EIS评分>6分、TLR2、TLR4、NF-κB、IL-1β、TNF-α、MPO活性升高及IL-10水平降低是影响U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TLR2、TLR4、NF-κB、IL-1β、TNF-α、IL-10、MPO活性、UCEIS评分及DAI评分分级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单一检测指标。结论:TLRs、炎性因子、MPO活性与患者UC的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TLRs及炎性因子可作为早期诊断UC及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