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寻找影响1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降低HRS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HRS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1996年国际腹水联合会诊断标准分为1型HRS和2型HRS,记录所有入选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生化指标、治疗情况和预后,计算终末期肝病(MELD)评分和简化MELD评分,比较分析1型HRS和2型HRS的MELD评分的起始值、中位值和平均值,了解两种类型HRS的差异;将血肌酐、胆红素、白蛋白、MELD评分等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时间依存风险比例模型探讨影响1型HRS预后的因素。结果:(1)共105例患者入选,男56例,女49例,平均年龄(50±12)岁。其中1型HRS68例,占64.76%;2型HRS37例,占35.24%。随访时间为50(1~489)d,随访期间,85例死亡,3例失访,2例行肝移植,17例仍存活。(2)1型HRS组的MELD中位值和平均值显著高于2型H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显示1型HRS的预后较2型HRS差,死亡分析明显增加;(3)时间依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随访期间血肌酐和总胆红素每升高1单位,1型HRS患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3%和4.2%;血白蛋白每降低1单位,1型HRS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0.1%;INR和传统MELD评分的变化与1型HRS的预后无关;但简化MELD每变化1个单位,死亡风险增加24.2%。结论:总胆红素、血肌酐、血白蛋白是影响1型HRS预后的重要因素;传统MELD评分并不能预测1型HRS的预后,而简化MELD值的变化却是影响1型HR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单位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