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肢体残疾患者假肢适配服务现状,为实施国家救助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实施救助项目的726名肢体残疾人基本信息、假肢适配及弃用情况开展调查,分析不同地区患者弃配原因。结果假肢适配流程完整的有531例(73.14%),不完整的有195例(26.86%);适配流程缺项293项,缺项较多的为辅具设计82例(27.99%),配送76例(25.94%),回访42例(14.33%),跟踪服务33例(11.26%)。弃用153例,占21.07%,其中山区假肢弃用率为57.52%(88/153),川区假肢弃率为42.48%(65/153),弃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肢弃配的主要原因是不满足需求和不舒适。降低假肢弃用的前提是以良好的假肢适配流程为基础,对山区回访和跟踪尤为重要;多因素引起弃用,要严格坚持适配流程,减少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