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花袭人是《红楼梦》里贾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在贾府里有姓的丫鬟着实不多,像平儿、鸳鸯、晴雯、琥珀都只是主子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起的“代号”,而曹雪芹特地为花袭人取了“花”姓,意蕴深远。周汝昌在《红楼艺术的魅力》中点出了《红楼》文化有“三纲”:一曰玉,二曰红,三曰情。红指的就是花,可见花袭人的作用不可小觑。她联系着全书众女儿的命运,在情节上起着总枢纽作用。在《红楼梦》中,她是为数不多以不同身份陪“玉兄”走到最后的薄命女儿,是有始有终贯穿全文、一贯到底的线索人物。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楚辞·九歌·少司命》入手,将中华“花文化”窥探一下,看看曹公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诗骚传统,又是如何巧妙地将象征人物“花袭人”从结构、内容到主题、思想等方面展示给读者的。一、“袭”字考释出新意,“触及”全书大问题我们先从这个“袭”字入手,来考察一下曹公对花袭人这个角色的性格定位。《辞海》对“袭”字的解释有这样七个:一是衣物的全套,二是衣上加衣,三是相因、继承,四是合、和合,五是掩袭,六是窃取,七是触及(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版》)。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曹公在创作《红楼梦》时,善用一个字来精准概括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也通常在行文中巧妙地将提示或暗示暗藏其中,比如“慧紫鹃”(第五十七回)、“俏平儿”(第二十一回)、“呆香菱”(第六十二回)、“勇晴雯”(第五十二回),都是回目中重点指出的。而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并不只有孤立的含义,而人的性格也是多面的、审时度势的,有变的部分,也有基本固定的方面。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