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自发性肠球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作者:陈铭; 丁秀荣; 于艳华; 康艳芳; 王晨; 娄金丽*
来源:北京医学, 2021, 43(09): 890-893.
DOI:10.15932/j.0253-9713.2021.09.013

摘要

目的总结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肠球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enterococcal peritonitis, SE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39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 S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EP与其他病原体所致SP的差异,并对SEP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5例SP患者中SEP 72例,分离出的72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9.4%(14/72),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94.4%比10.4%)、呋喃妥因(94.4%比14.6%)、环丙沙星(55.6%比10.4%)敏感率高于屎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与肠球菌性腹膜炎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医院感染[OR值(95%CI):3.254(1.011~10.473),P=0.048]、糖尿病[OR值(95%CI):2.038(1.049~3.958),P=0.036]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OR值(95%CI):5.505(1.348~22.484),P=0.018]。结论 SEP在SP的构成比有增高趋势,且SEP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具有更高的耐药性;肝硬化患者发生SEP的危险因素包括医院感染、糖尿病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