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步伐的驱动,一些不当思潮与建设的侵袭,传统民居被大量模仿现代城市建筑的新建民居取代,简单实现了功能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却成为生态脆弱、品质较差、文化缺失的代表,民居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为了科学有效地助力传统民居传承及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深入挖掘潜藏于传统民居建筑原型中的绿色属性与生态经验,成为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云南省勐腊地区的水傣干栏式傣家竹楼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气候设计理论,针对傣家竹楼建筑原型,提炼民居应对湿热气候的被动式设计原型策略,比对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所得的被动式设计标准策略,探讨民居建筑原型的原型策略对标准策略的回应率。研究结果表明:傣家竹楼建筑原型在遮阳、防热、防雨、防潮、保温与节能等方面对标准策略的最低、最高回应率分别为67%与100%,平均回应率84.8%。受材料及技术条件的限制,部分策略的回应不足,但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及措施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的绿色特性及生态智慧,揭示了地域性传统建筑以地域自然、社会环境为约束,以建筑综合性能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理论控制的科学原理。本研究的结果对湿热地区民居的设计建造及现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