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并发症以及处理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观察在大坪医院眼科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78眼,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的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人工晶体拱高进行3个月随访,评估临床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后的情况。结果裸眼视力在术后均有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期的眼压、裸眼视力、等效球镜、人工晶体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激光虹膜周切后有35眼在24 h内出现高眼压,进行降眼压治疗后次日恢复正常,仅1眼高眼压状态2230 mm Hg持续8 d。2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皮层脱离,其中1例伴有视网膜黄斑板层裂孔。术后患者的人工晶体表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虹膜色素沉着,但无明显视力影响。术后视觉干扰主要表现为夜晚眩光。结论 ICL植入术作为眼内的屈光手术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完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识别及处理早期并发症,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带来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