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86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婷; 韩丹; 刘书华; 周平; 曹云霞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50(03): 372-375.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5.03.027

摘要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早期诊疗、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后86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 903个周期获临床妊娠,86例EP,发生率2.96%,其中包括宫内宫外同时妊娠4例(4.65%)。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是否合并排卵障碍、男方因素不孕、染色体异常、既往分娩史、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目、移植管进入宫腔深度对EP的发生影响不大。输卵管盆腔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术后与EP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OR=11.457,P=0.000;OR=3.479,P=0.002)。子宫内膜厚度≥7.5 mm时,输卵管妊娠风险则有所下降(OR=10.463,P=0.002)。结论输卵管盆腔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术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EP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妊娠早期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结合阴道B超检查是EP主要的早期诊断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