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利用三维地震数据揭示了南海白云凹陷东南部两种不同类型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内部反射特征、外部形态及运动指示标志,并且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自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共发育4种地震相:弱振幅水平状连续地震相、强振幅波状连续地震相、弱振幅半透明杂乱反射地震相和中-强振幅丘状连续反射地震相。通过地震相分析可知,研究区自晚中新世以来共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1)多期块体搬运沉积复合体,主要由弱振幅半透明杂乱反射地震相组成,边界模糊;2)单期块体搬运沉积体,主要由弱振幅半透明杂乱反射地震相和中-强振幅丘状连续反射地震相组成,边界清晰明显。另外,研究结果发现高沉积速率和地震活动使得研究区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表现出内部运动指示特征发育程度低的特征,而东沙构造活动导致该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具有频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