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比较镜像疗法与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大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2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镜像治疗组(MT组)11例和动作观察组(AT组)11例, 2组患者分别接受4周的镜像治疗和动作观察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扫描, 获取低频振荡波幅(ALFF)的数据,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 AT组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ALFF明显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眶部、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左侧边缘叶;ALFF明显减弱的脑区包括左侧枕中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横回、右侧的额下回眶部、右侧中回、右侧顶叶、右侧边缘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的额中回、左侧Brodmann 6区,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组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ALFF明显增强的脑区包括左侧辅助运动区、左侧额上回、左侧Brodmann 6区、左侧枕下回、左侧边缘叶,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 AT组的ALFF与MT组比较, 减弱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下回(体素38, MNI坐标x=-26, y=34, z=-6, T值-4.01, P<0.01)、左侧额中回(体素36, MNI坐标x=-8, y=60, z=-8, T值-3.90, P<0.01)。治疗后, AT组ALFF较MT组减弱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上回、左侧中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Brodmann 6区、右侧边缘叶、左侧下小叶、右侧辅助运动区,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镜像疗法可以增强运动感觉相关脑区的神经活动, 且激活的镜像神经元多于动作观察疗法;动作观察疗法也可增强运动感觉相关脑区的神经活动, 对丘脑及边缘叶的激活强于镜像疗法。

  • 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