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远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不稳定IFF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行DHS,B组行PFNA,C组行InterTan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三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Harris评分评定)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C组,切口长度短于A、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切口长度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三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C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B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IFF患者采用PFNA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升髋关节功能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较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