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善"作为"恶"的对立面,自古以来都是伦理学界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在中国的伦理学典籍中,还是在西方的伦理学著作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善"的伦理观的深刻论证和阐述。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并且构建了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包含了"仁政思想"和"人格修养论"两大主要内容。在西方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更是对"善"进行了详细而又严密的论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每种技艺与研究,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幸福乃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由最高的学科政治学来把握。对比《孟子》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善"的本体概念以及两者在"善"的基础上建构的伦理体系都有深刻的意义,能够反映出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研究路径的差异。
-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