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在Trendelenburg位长时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记录诱导后即刻(T2),气腹后20 min(T3)、1 h(T4)、2 h(T5)、3 h(T6),放气腹后10 min(T7)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阻力;记录诱导前(T1)、T2-T7、拔管后20 min(T8)的氧合指数及肺内分流率;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并用超声评估T1、T8及术后第1、3天的肺不张情况。结果 呼吸力学:与T2相比,两组气腹期间(T3-T6)的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及肺动态顺应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V组相比,P组T3-T7的气道峰压和平台压,T3-T6的气道阻力均显著降低(P <0.05),肺顺应性除T2、T3外均显著增高(P <0.05)。肺功能:与T1相比,两组T2-T7氧合指数和肺内分流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V组相比,P组T4-T6的肺内分流率显著降低、T5-T6的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P组肺不张程度较V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 与容量控制通气相比,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可降低气道峰压、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和肺内分流,减少术后肺不张,应用于长时间Trendelenburg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