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节余指标流转模式对贫困县脱贫攻坚与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指标流转模式不仅有利于贫困县在短期内脱离绝对贫困,还有利于农民长期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实施效果更优;财政自给率的差异不会影响土地指标流转模式对贫困县脱贫的促进作用,但高财政自给率下农民的收入会相对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探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减贫增收的原因。短期效应表现为新增企业数量的增加,刺激了贫困县产业的兴起;长期效应表现为土地指标流转收益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