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录说”是先秦两汉时期文化学术界对包括史传文学在内的史书著述提出的理论要求。殷商卜人在甲骨上如实刻写商王误占,显示出秉笔直书的思想倾向,这是“实录说”的最初源头。春秋人士提出“君举必书”、“顺”“逆”俱载,其中包含有史官“实录”之意。春秋末年孔子提出“书法不隐”的“良史”理论,标志着“实录说”初具理论雏形。汉代今古文经学家在史书著述问题上持不同观点:今文经学《春秋公羊传》提出“避讳说”,对“实录说”构成理论挑战;古文学者扬雄坚持《左传》“书法不隐”立场,以“实录”评价《史记》。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在吸取扬雄观点基础上,充分肯定《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最终完成了“实录说”的理论创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