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直至红山文明的形成,是距今6500至5200年间中国北方分别以筒形罐,陶盂、陶支座组合成器或陶鼎,小口尖底瓶为典型特征的三大族群集团在辽西地区碰撞、互动的结果。其间红山文化范围内族群间不断的文化认同,使基本处于同一生态位的人们从单纯物质层面的认同,上升到精神、信仰上的渐趋一致。表现在物质文化上,从器物群的逐渐接近,到墓葬形制、祭祀礼仪、信仰物、礼器等基本趋同;精神层面显示出在宗教意义上人群间已经具有了达成共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可能,最终促成了通过"绝地天通"的形式,实现了以宗教权力构建对世俗世界统治的红山文明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