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反复支架内再狭窄(RISR)的发生率和预测因素。方法:本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单纯应用DC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的患者,症状复发时再次住院复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根据有无再次ISR分为RISR组和非RISR组,比较两组术时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术时及复查时的手术资料等;根据有无RISR,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基线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一步分析。结果:共136例患者(147例ISR病变)被纳入研究,其中126例原支架为药物洗脱支架(DES),21例为裸金属支架(BMS)。经过(13.6±8.5)个月的随访后,147例ISR病变中52例(35.4%)发生了RISR,DES发生RISR 41例(32.5%),BMS发生RISR 11例(52.4%)。RISR组患者术前陈旧性心肌梗死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管腔直径狭窄率、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率、切割球囊使用率均高于非RISR组,总胆红素低于非R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RDW、高术前管腔狭窄率、术中应用切割球囊是DCB扩张术治疗ISR后期发生RISR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约1/3的ISR患者在DCB扩张术后1年左右出现RISR。基线RDW高值,较高的术前管腔狭窄率以及术中使用切割球囊是RIS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