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以探索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效果有关联的基因突变亚型为目标,进行了系统文献检索(电子数据库截至2021年5月31日)。与肿瘤基因特征相关联的主要结局事件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反应率、持久临床获益。我们从14项研究中总计提取了1546个有基因突变数据的肺癌患者,发现ICIs治疗在KRASG12C联合TP53双突变的患者中有更好的疗效,而在携带EGFR经典激活突变(包括EGFRL585R和EGFRΔ19)的患者中的效果则截然相反:总生存期(调整后HR,1.40;95%CI,1.01–1.95;P=0.0411),无进展生存期(调整后HR,1.98;95%CI,1.49–2.63;P<0.0001)。另外,ICIs治疗在EGFR经典突变联合EGFRT790M双突变患者与仅有EGFR经典突变的患者在总生存期(调整后HR,0.96;95%CI,0.48–1.94;P=0.9157)与无进展生存期(调整后HR,0.72;95%CI,0.39–1.35;P=0.3050)中均无明显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ICIs在携带USH2A错义突变的患者中可能有更好的疗效:总生存期(调整后HR,0.52;95%CI,0.32–0.82;P=0.0077),无进展生存期(调整后HR,0.51;95%CI,0.38–0.69;P<0.0001),持久临床获益(调整后OR,4.74;95%CI,2.75–8.17;P<0.0001)与客观反应率(调整后OR,3.45;95%CI,1.88–6.33;P<0.0001)。综上,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使用ICIs疗法的肺癌患者中,USH2A错义突变、KRASG12C联合TP53双突变与更好的疗效和生存结局有关,而EGFR经典突变无论是否合并EGFRT790M突变都预示着不良结局,我们的结果可能会对在肿瘤ICIs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依据和靶标。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