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质生境下不同生长阶段蒙古沙冬青的光合作用特征

作者:赵心雨; 李国芳; 陈思瑜; 刘彤; 任珮君; 石莎; 冯金朝*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1(04): 10-16.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砾质生境中三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大、中、小)的光合参数,探讨其光合作用变化特征,阐明蒙古沙冬青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小蒙古沙冬青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异同:其中三者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均呈“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日均值为中>大>小,因此,中蒙古沙冬青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2)植物光合作用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大、中、小蒙古沙冬青净光合速率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限制值呈显著正相关。大蒙古沙冬青光合作用对大气湿度响应更敏感,而中和小型植株光合作用对光照响应更敏感。(3)蒙古沙冬青午间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原因不同,小蒙古沙冬青为气孔限制,中蒙古沙冬青为非气孔限制,大蒙古沙冬青既有气孔限制又有非气孔限制。(4)中蒙古沙冬青在干旱砾质生境中采用高光合、高蒸腾的生态适应策略,而小蒙古沙冬青则采取低光合、低蒸腾的生态适应策略。该研究有助于理解荒漠植物在砾质生境下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为荒漠植物保护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