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