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5-5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荣昌; 欧奇峰; 黄晋杰; 王彩琴; 汪谦; 黄晓卉*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3, 17(03): 197-202.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45-5p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肝癌芯片数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癌临床手术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肝癌细胞系及石蜡包埋肝癌组织中miR-145-5p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miR-145-5p在肝癌细胞系、肝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低于正常肝细胞和癌旁组织(P<0.001);miR-145-5p的相对表达量与转移及肿瘤分化相关参数肿瘤数目(P=0.040)、脉管侵犯(P=0.010)、Edmondson-Steiner分级(P=0.011)、BCLC分期(P=0.003)有关。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脉管侵犯、Edmondson-Steiner分级、BCLC分期和miR-145-5p表达量是影响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64、2.114、3.157、4.106、3.594;均P<0.05),同时也是影响肝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64、1.880、3.726、3.443、1.909,均P<0.05)。结论 miR-145-5p低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是提高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