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现象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低效行为,比如:单项施教,脱离学生实际;无效的提问,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无效的探究,把学生带入迷阵;乱用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精力从解读文本引向对幻灯片的欣赏等等。这些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与新课改追求的高效课堂相悖。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就必须改变这些行为,从学生实际出发,向课堂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