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界对安乐哲角色伦理学的批评多集中在他忽视了儒家传统中注重超越性天命和主体成德的一面,这种批评是指安乐哲忽视了一部分重要材料,却不是在讨论角色伦理学说本身是否能够自洽。但事实上,即使在《公羊传》这种避开了天命与成德问题而强调实践中的关系与互动的儒家文本中,角色伦理学仍面临着忽视了关系中的自然情感倾向和道德主体的问题。《公羊传》对亲子关系的讨论指出了人的天性在后天角色规范建立中起到的根本导向作用,伦理规范的形成与代际传递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自然情感与道德选择,而不是作为场域的关系与角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