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微创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腰部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应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结果、疼痛评分及术后腰部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②两组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研究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两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腰椎前屈(度)、腰椎后伸(度)、腰椎左侧屈(度)、腰椎右侧屈(度)的差值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术中出血量少,腰椎活动度保留好等优点,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