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时期屋室建筑的文化内涵

作者:王丁诺; 崔建华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1(04): 22-29.
DOI:10.15986/j.1008-7192.2022.04.004

摘要

先秦时期,屋室建筑只是时人安身立命之所,除其外观可直观显现居住者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外,并没有夹杂过多的文化内涵。而自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将文化内涵赋予屋室建筑,这些文化内涵包括风俗习惯、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随着汉王朝与边地族群交往的日益密切,原属于汉王朝的屋室建筑文化也逐渐地开始向外传播。一方面,边地族群因向往中原地区的屋室建筑文化从而主动向中原地区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边地族群出于对中原地区屋室建筑文化实用性的考虑,逐步模仿并应用相关文化。中原地区在对边地族群进行历史书写时,屋室建筑文化还可以被作为判断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