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湿房镜对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环境的影响。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眼科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40只眼)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湿房镜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眼。所有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湿房镜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佩戴湿房镜,对照组患者无特殊处理。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调查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非侵入性泪河高度,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 NIKBUT),眼红分析(包括鼻侧球结膜充血、鼻侧睫状充血、球结膜充血等参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各类眼表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时间效应P<0.05),湿房镜组和对照组OSDI评分、NIKBUT、鼻侧球结膜充血、鼻侧睫状充血和球结膜充血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房镜能够加速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的修复,减少患者术后不适。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