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文学阅读之前,以及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基于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也是读者阅读、理解、欣赏文本的一个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本文将从期待视野的形成过程和两种不同状态来分析读者对于《牡丹亭》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以及在期待遇挫后的二度创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