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4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以蒲鲁东主义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的干扰。蒲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中,把自己的经济哲学思想当成一种“科学的发现”,并提出这种思想蕴含的方法论是一种“历史的叙述的方法”,其负面影响甚嚣尘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破坏。为了减少这种破坏性影响并能促进国际工人运动积极发展,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揭示了蒲鲁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唯心史观立论基础及其所谓的“系列”辩证法,并对其核心理论即价值理论和所有权理论展开有力批判。针对蒲鲁东对经济问题哲学化的荒谬构想,马克思深入历史本质的维度,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呈现出来,既指明了全人类解放的实现路径,又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