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激活农村居民的主体性,关注并化解其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问题。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H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三个典型案例,研究了农村居民弱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逻辑。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弱参与形式逻辑依据不同场域而有所差异。其中,家庭场域弱参与遵从伦理惯习逻辑,以家庭责任为参与动力源,处于假性参与层级;社区场域弱参与遵从品味惯习逻辑,以文化兴趣为参与动力源,处于实质性参与层级;社会场域弱参与遵从契约惯习逻辑,以个人利益为参与动力源,处于象征性参与层级。相比而言,社区场域的服务型参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小范围的"精准化"文化服务,其供给的文化服务更契合于农村居民真实的文化需求,是未来农村地区极具潜力的文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