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桂前乐; 汪延生; 黄山; 万阳; 王会平; 朱自刚; 李曼曼; 朱海燕; 陶千山; 沈元元; 张青; 秦慧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 39(02): 122-127.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70例MM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0例良性血液病(缺铁性贫血1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7例)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标本中CD 163、CD34、VEGF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IL-10水平,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70例患者中,男31例,女39例,中位年龄65(50~78)岁。MM患者组的TAM浸润密度、微血管密度(MVD)、VEGF表达水平、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0.05)。②在MM患者组中,疾病稳定组(15例)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初诊组(35例)和复发难治组(20例)低(P值均<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35例初诊MM患者中27例完成4个疗程治疗,有效组(15例)治疗后TAM浸润密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7.66)对(28.87±11.97)个/高倍,t=2.362,P=0.025];无效组(12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00±13.76)对(48.25±13.59)个/高倍,t=1.119,P=0.275]。④硼替佐米方案治疗有效组患者(21例次)的TAM浸润密度较非硼替佐米方案治疗有效组(18例次)减低[(16.52±4.26)对(19.27±5.82)个/高倍,t=1.662,P=0.170]。⑤MM患者的TAM浸润密度与MVD、VEGF表达水平、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P值均<0.001)。结论骨髓微环境中浸润的TAM与MM发生、发展、疗效及治疗耐药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AM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抑制免疫反应有关。

  • 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