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州亚洲带绦虫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2019年5月-2021年8月从大理市(DL)、巍山县(WS)、弥渡县(MD)、漾濞县(YB)和洱源县(EY)5个地区采集到131份亚洲带绦虫样本,利用PCR技术扩增其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运用MEGA7.0和DNASP5.10.01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计算其碱基含量、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以及遗传距离等数据。结果 5个亚洲带绦虫群体的nad1基因片段大小均为1 058 bp,A、T、G、C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2.0%、48.2%、23.0%和6.8%;比对发现131条亚洲带绦虫共形成53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多样性为0.948 5,核酸多样性为0.010 1;遗传分化指数和基因流范围分别为-0.001 2~0.107 2和2.082 5~283.840 9;遗传距离为0.005 2~0.018 9,MD与YB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DL与EY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大理州5个群体的Tajima’s D和Fu’s Fs值均为负值,分别为-2.247 7~-0.500 1和-4.166 4~-0.419 6,DL和YB两个群体为显著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这2个群体可能发生过群体扩张。结论 大理州亚洲带绦虫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较弱,DL与MD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
-
单位基础医学院; 大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