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在无自杀动机的情况下,采取反复、故意地对身体组织造成伤害的行为。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群体集中于青少年当中,严重威胁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同的研究者分别提出了非自杀性自伤的二维理论、体验回避理论、发展心理病理性理论、整合理论、成瘾理论等观点。个体的性格特征、家庭教育方式、学业和生活经历等都是影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主要因素。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机制、文化差异及其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