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四川农民的食物消费总量呈现递增趋势,消费结构以植物性消费为主,动物性食品明显不足,受抗战影响,消费总量明显减少,食物结构更为失衡;消费总量和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从营养学标准来看,该时段四川农民的营养总热量摄入超过国际标准和现代营养学标准,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热量和蛋白质的总供给基本上能够满足最低程度的需要,但蛋白质的质量较差,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总能量供给结构不平衡;摄入的蛋白质等各类营养素除脂肪外均超过国际标准;维生素因食品结构不同而存在区域差异,营养结构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失衡。这与当时四川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变化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