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历来《红楼梦》阅读与诠释中,关于惜春性情的研究主要基于撵逐入画这一典型事件,论者往往站在同情受害者的感性立场,认为惜春“无情冷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读文本,试对“逐入画”情节作出有别于传统习见的解释。入画并非“毫无过错”,“事关风化”、违礼僭越是惜春作出撵逐决定的关键。读者习惯性思维和阅读心理是造成人物论倾向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