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早期宫颈癌盆腔高代谢淋巴结的个体化诊断价值,提高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59例宫颈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IAIIA期,均于根治手术前进行PET/CT检查,根据淋巴结短径(<1 cm、≥1 cm)、患者FIGO分期、原发灶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及原发灶是否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分为不同亚组,比较各亚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并建立诊断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PET/CT高代谢淋巴结119枚,病理证实转移74枚,淋巴结短径≥1 cm组与淋巴结短径<1 cm组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OC曲线诊断界值分别为6.92、3.81,敏感度分别为92.6%、95.1%,特异度分别为66.7%、72.4%,诊断准确率为83.5%。淋巴结短径、SUVmax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与SUVmax独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828。结论 PET/CT诊断盆腔淋巴结癌转移有一定的价值,针对不同淋巴结大小选取不同诊断界值并联合PET/CT各指标建立个体化模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