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吴江区2005-2017年碘缺乏病监测情况,评价食用盐降碘措施的效果,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省市有关碘盐监测和病情调查方案,每年根据地理方位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居民户288~300份食盐进行碘含量检测、学生160~250人开展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监测、育龄妇女50~100人开展尿碘监测。结果降碘前后,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0.60mg/kg和26.26mg/k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5.77%和97.73%,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6.90%和9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0.89%和0.30%,学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51μg/L和194.56μ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尿碘浓度<50μg/L的比例分别为0.29%和3.57%,<100μg/L的比例分别为8.96%和15.00%,≥300μg/L的比例分别为25.43%和1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0.30μg/L和162.71μg/L,尿碘浓度<150μg/L的比例分别为58.06%和48.88%,尿碘浓度≥500μg/L的比例分别为0.81%和4.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碘前后盐碘、尿碘及甲状腺肿大率3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降碘后,盐碘中位数明显下降、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合格率都明显提高。学生和孕妇尿碘中位数略有下降,有15.00%的学生和48.88%~58.06%的孕妇存在碘缺乏的危险,更应加强此类人群的碘缺乏监测,并加强特需人群的科学补碘。

  • 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