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黄连的本草考证

作者:张楚楚; 刘思鸿; 李莎莎; 董燕; 张华敏;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杨洪军; 李兵*; 詹志来*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10): 275-285.
DOI:10.13422/j.cnki.syfjx.20211558

摘要

通过历代本草古籍的梳理,对经典名方中黄连药材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毛茛科植物黄连在唐宋以前的主流品种有黄连Coptis chinensis、短萼黄连C. chinensis var.brevisepala,明清以后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云连C. teeta和峨眉黄连C. omeiensis亦渐受推崇。古代黄连的道地产区具有逐渐西移特点,早期多推崇东部黄连,后期则推崇西部之鸡爪连,早期的西部黄连可能来源于黄连及同属植物,而鸡爪连则为栽培品,至今未发现有野生品。历代本草古籍中黄连存在多基原混用的情况,鉴于云连、三角叶黄连当前市场资源不足,短萼黄连及峨眉黄连亦属于濒危保护植物的现状,结合历代用药主流及资源情况,建议选择黄连C. chinensis作为经典名方入药基原。黄连古代存在炒制、酒制、姜制、蜜制等炮制方法,在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原方出处记载及药味炮制要求选定适宜的黄连炮制规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