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与客家人炎症性肠病(IBD)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反复发作的关系,以早期判定疾病的程度、确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疾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于梅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71例客家人IB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肠镜检查结果、炎症严重程度、治疗药物、住院次数、血液学指标如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Mayo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重度,根据住院次数将患者分为首次住院与反复发作住院,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例患者中119例为克罗恩病(CD),152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一般情况显示反复发作者病程较首次住院者的中位数病程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位于回肠及结肠的IBD更易反复发作,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频率较首次住院者更高。NLR、PLR、PNI能反映客家人IBD严重程度且特异度较高;PNI可预测IBD的反复发作,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NLR、PLR、PNI预测客家人IBD严重程度、PNI预测IBD反复发作有临床参考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