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RRD患者120例(120只患眼,120只健康眼)为研究对象,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术后行全面眼科检查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在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诊时对双眼进行OCT检查,测量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SMF)高度及光感受器内外连接(IS/OS)交界线、视网膜外界膜(ELM)等微结构改变,分析术后黄斑区微结构改变与其视力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OCT可见IS/OS与ELM层断裂,光感受器外节反光带不规则或增粗,术后IS/OS、ELM形态主要为IS/OS、ELM连续,IS/OS断裂、ELM连续,IS/OS连续、ELM断裂,IS/OS、ELM均断裂;术后2周患眼BCVA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术后3个月、6个月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前患眼SMF高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高于对侧健康眼(P<0.01),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术前,但仍高于对侧健康眼(P<0.01),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MF高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6个月患眼BCVA呈负相关(P<0.05)。结论 OCT在RRD术后有较高应用价值,可较好评价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SMF、IS/OS、ELM等微结构,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单位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