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明植物根系特征对土壤大孔隙的影响,以红河干旱河谷典型地段玉溪新平县龙潭箐小流域内林地、荒草地、园地和农地4种地类下植物根系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分穿透曲线法和经典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了植物根系特征对土壤大孔隙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4种地类土壤水分穿透曲线的稳定出流速率表现为林地>园地>荒草地>农地,各地类间显著差异(p<0.05),土壤每层水分穿透曲线发展趋向一致,均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表层出流速率均大于深层;(2) 4种地类土壤大孔隙当量半径在0.3~3.7 mm范围内,其中,0.3~1.0 mm的密度最大,占大孔隙总数量的96%以上,大于1.0 mm的密度最小,只占小于大孔隙总数的4%;大孔隙密度为1.383×104~2.477×104个/m2,4种地类中大孔隙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整体趋势表现为林地>园地>荒草地>农地;(3)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4种地类样地中植物根长密度及根重密度都表现为减小的趋势;细根系(根径d<1 mm)对土壤大孔隙的形成有高贡献度,而相对较粗的根系(根径d>1 mm)对土壤大孔隙的产生贡献度较低;(4)农地、园地与林地土壤大孔隙率和0<d≤5 mm根径范围内的根重密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荒草地则是跟3<d≤5 mm根径范围内的根重密度显著相关(p<0.05)。细根系显著影响土壤大孔隙的形成,而粗根系的影响较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