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骨骼模型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骨骼模型辅助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分析髓核突出部位及硬膜和神经根受压情况,规划穿刺路线,并模拟操作;对照组常规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记录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术后腿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透视次数分别为(7.5±1.6)次、(13.9±1.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2±8.5)min、(95.2±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骨骼模型术前可规划穿刺路线,模拟穿刺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与手术时间,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