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共病患者下肢慢性糖尿病创面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患有下肢慢性糖尿病创面老年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 将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调整到手术安全范围内;及时采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创面进行换药等规范处理。根据下肢创面缺损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 以及感染程度、感染时间、周围皮肤损伤程度, 选择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减张缝合、皮片或皮瓣移植、截肢(趾)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继续对老年共病进行防控和护理管理,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按照皮瓣肿胀4级(Ⅰ~Ⅳ度依次加重)评判标准, 评估患者术后早期(3~12周)和后期(13 ~52周)小腿和足背肿胀程度;末次随访时, 参考下肢踝关节周围创面修复评价标准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优、良、可、差), 以及满意度评价(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44例;年龄65~93岁, 平均71.4岁;老年共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肿瘤、痛风、老年痴呆、老年神经衰弱、睡眠障碍、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谵妄、抑郁等;创面持续时间为6个月至15年;创面深及肌层或骨质, 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22.0 cm×10.5 cm。85例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阳性;药敏试验结果:敏感72例, 中介10例, 完全耐药3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抗生素使用原则进行临床用药;对于耐药的3例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等增强免疫力的治疗, 同时对局部创面用0.45%~0.55%的碘伏进行换药。85例中, 65例采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通过减张缝合修复10例, 全厚皮片移植修复19例, 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1例, 穿支蒂皮瓣修复20例, 截肢(趾)15例。术后随访6~36个月, 平均12.5个月。创面一期愈合57例;延迟愈合21例, 给予换药或手术修复后创面愈合;创面不愈7例, 给予截肢(趾)等手术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小腿和足背肿胀程度评价:早期Ⅰ度18例, Ⅱ度47例, Ⅲ度15例, Ⅳ度5例;后期Ⅰ度62例, Ⅱ度18例, Ⅲ度5例。疗效综合评价:优23例, 良45例, 可16例, 差1例, 优良比例占80%;满意度评价:满意78例, 一般7例, 满意比例占91.8%。结论全科型诊疗思维和多学科协助模式是治疗老年共病患者下肢慢性糖尿病创面的重要策略, 通过抗生素及换药控制感染, 采用修复重建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能够提高创面治愈率, 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