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角韧带是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 在踝关节活动过程中起对抗后足过度外翻、距骨外旋的作用, 从而维持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三角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虽然不高, 但若诊治不当会影响距骨在踝穴内的运动轨迹, 最终导致踝关节内侧慢性不稳或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运动功能。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需依据患者受伤时的特点、体检及影像学检查, 在影像学检查中X线片、MRI及超声检查最为常用。根据损伤不同类型, 三角韧带损伤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一直是足踝外科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选择方面目前存在争议;对于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 在直接修复或三角韧带重建方面还未达成共识。此外, 三角韧带重建时选择自体肌腱还是异体肌腱或带线锚钉进行重建也存在争议。三角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对于踝关节早期恢复运动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三角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没有相关指南及共识。为了充分认识三角韧带损伤特征、做出准确的诊断、制订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笔者就三角韧带的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损伤机制及诊断、治疗及术后功能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