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作者:蒋明峰; 陈新军; 许子安; 林泓羽; 吕泽华; 雷林; 贺海平; 贾海滨; 汪金涛*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11): 47-54.
DOI:10.16441/j.cnki.hdxb.20220320

摘要

为了解在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下中西太平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变动规律,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2008—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尼诺指数(ONI),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季时间尺度下鲣鱼的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渔场空间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季尺度下渔场重心聚类分析表明,各簇所包含季度发生的异常气候事件具有一致性。拉尼娜时期,两种鱼群的主要渔场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在异常气候事件下,随附鱼群的迁移幅度小于自由鱼群,且随附鱼群渔场的经向分布更稳定。不同ENSO模态下,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对自由鱼群而言,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2季度时165°E以西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650,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4季度时165°E—180°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411,在厄尔尼诺时期,180°以东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727。对随附鱼群而言,165°E以西海域及165°E—180°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拉尼娜时期,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2和1.000, 180°以东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厄尔尼诺时期,灰色关联度为1.000。研究结果可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鲣鱼渔情的预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