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运用明清俗曲曲牌,以白话方言编唱的唱本,是融文学、小曲、说唱、戏曲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聊斋俚曲辑佚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理论研究的系统化,使其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俚曲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本文详细统计与梳理三十年间的重点研究文献,旨在归纳聊斋俚曲研究方式和书写范式的变化轨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